电缆故障测试——220kV电力电缆护层故障测试案例分享

科汇公司长期致力于 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是国内知名的 设备生产及销售商,T系列 仪器是利用现代行波理论、声磁同步原理结合现代电子及信息技术研制而成,具有国际上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信号波形的自动识别与定位,缩短了测试过程,被用户誉为“电缆故障神探”。本文根据科汇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测试典型案例编写。

测试地点:XX路附近电缆隧道内

测试时间:2014年1月3号——1月9号晚

电缆名称:XX变220kV出线 电缆全长约8400m

电缆性质:工程电缆 待投运

故障类型:外护层故障

所用设备:T-H100电缆护层故障测试仪 T-905A电缆故障测距仪 T-100电缆测试高压信号发生器 T-H100C电缆接地故障定位电桥 万用表等。

一、第一次测试

1月3号中午接到XX供电公司关于电缆护层故障查找的要求,科汇公司组织了5名专业技术人员于当天下午16:00抵达现场。

经与现场技术人员交流后,得知此电缆约8400米,由多段组成,每段长度约500米左右,加上护层两端的接地引线,每段护层长度约为520米左右;护层接地为交叉互联接地方式,经武高所进行护层耐压试验后,发现有多段电缆护层绝缘不合格。

经电缆厂技术人员与施工方工程人员的多天查找,已经找到了多处故障点,并进行了修补,但仍有四段电缆护层绝缘不合格,因绝缘电阻较高,现场技术人员无法找到故障点。故障段及故障相分别是:4#接头—5#接头段的C相、6#接头—7号接头段的C相、12#接头—13号接头段的B相、9#接头—10#接头段的B相。

经过现场勘查后,决定1月4号早晨开始故障查找。

1、4#接头—5#接头段的C相故障

该段故障的测试位置在5#接头,经T-H100与T-H100C的分别测距,故障距离为离5#接头10m处。因电缆接头处30m内缠了两层防火带,把10m左右处电缆外防火带拆开后,找到了故障点。该故障点位置在电缆内侧,为外力破坏引起的故障。


图片1.png

4#接头—5#接头段C相故障点外观

2、6#接头—7#接头段的C相故障

该段故障的测试位置在6#接头,经T-H100测距,故障距离为距离6#接头457m。经故障点精确定位,分别在400m左右及510m左右(距7#头约10m)找到两处故障点,故障测距457m基本在其中间位置。

6#接头—7#接头段C相第1个故障点(距离6#接头400m)在电缆托梁上的卡子内,为曾经处理过的故障,估计处理过程中把半导体带当成了绝缘带使用或绝缘带耐压等级不够,造成该故障点没修复好。

图片2.png

6#接头—7#接头段C相第1个故障点外观



图片3.png

6#接头—7#接头段C相第1个故障点剥开处理过的绝缘及防水带

6#接头—7#接头段C相第2个故障点位于7#电缆头约10m, 同4#接头—5#接头段C相故障点一样,该故障点位置在电缆内侧,为外力破坏引起的故障。因电缆接头处30m内缠了两层防火带,在故障精确定点确定的位置把电缆外防火带拆开后,找到了故障点。

图片4.png

6#接头—7#接头段C相第2个故障点外观

3、12#接头—13#接头段的B相故障

该段故障的测试位置在12#接头,经T-H100测距,故障距离为离12#接头约500m。经故障精确定点后,在距离13#接头10m处找到了故障点,与4#接头—5#接头段C相故障点与6#接头—7#接头段C相第2个故障点一样,同为外力破坏引起的故障。所不同的是:该故障点位置在电缆的外侧上方,并且故障点处被另外包了一层绝缘。可见该处曾被发现,受故障处理人水平限制,没有刮开半导层,就包裹了绝缘带。

图片5.png

12#接头—13#接头段B相故障点外观


图片6.png

12#接头—13#接头段B相刮开半导层后的故障点

4、9#接头—10#接头段的B相故障

该段故障的测试位置在10#接头,经T-H100C测距,故障距离为离10#接头约408m。经故障精确定点后,在距离10#接头约120m处找到了故障点。同6#接头—7#接头段C相第1个故障点一样,故障点位于在电缆托梁上的卡子内,为曾经处理过的故障,估计处理过程中把半导体带当成了绝缘带使用或绝缘带耐压等级不够,造成该故障点没修复好。

图片7.png

9#接头—10#接头段B相故障点外观


图片8.png

9#接头—10#接头段B相故障点剥开处理过的绝缘及防水带

至此,第一阶段故障查找结束,4段电缆共查出5个故障点,刮开半导后耐压合格,等待修复。

二、第二次测试

1月8号晚上9点左右再次接到供电公司电话,该电缆其他段仍然存在护层故障,要求尽快抵达现场帮助查找,5名专业技术人员于9日早晨9:00再次抵达现场。

经了解,故障段与故障相是1#电缆接头之间这一段的A、C两相,武高院用10kV兆欧表对电缆护层做耐压试验及绝缘测量过程中,加压至10kV后,几秒中后突然击穿,然后电阻急剧下降至接近零。

测试人员首先用T-100高压信号发生器对电缆三相护层做直流耐压,确认故障相,与了解情况一致:A、C相护层绝缘很低,耐压能力极低;B相护层10kV耐压1分钟合格。

1、第1、2故障点的查找

先用T-H100C电缆定位电桥分别对A、C两相进行故障测距,测得A相的故障距离为238米,C相的故障距离为21米。但在测试时发现A相故障测距数据非常不稳定,好像不是一个故障点,所以这个238米的故障距离只能是参考。

在测得A、C两相的护层故障距离后,首先用T-100高压信号发生器在电缆的A相护层与地之间施加脉冲电压,进行故障精确定位,发现A相护层在终端头处放电。用同样的方法对C相护层施加脉冲电压,C相护层在终端头处也放电。后经仔细检查后,发现引起故障的原因:电缆的金属护层通过内置光纤的金属护层与光纤的接头盒连在了一起,光纤接头盒之间绑在了金属支架上,因光纤接头盒与金属支架之间绝缘不够,从而引起了电缆护层绝缘不够。

这个问题在本工程其它电缆的终端头上同样存在,在找这个故障的同时,对端就传来6相护层绝缘全部不合格的消息,把这个现象告诉对端后,对端的问题也就找到了。

本次测试把这个隐患找到了,也为本工程另一条线路及国内其它同样工程,提供了借鉴。

2、第3个故障点的查找

把A相的光纤接头盒绝缘后,再对A相护层进行耐压试验,发现与预判的一样,绝缘虽有提高,但仍不合格。在电压升至8kV时,突然击穿,耐压只能达到3kV左右,说明还有故障,需要继续查找。

再次用T-H100C电缆定位电桥分别对A相护层进行故障测距,测得A相的故障距离为494米,故障点在0#接头附近。后经精确定点,在距0#接头几米处的防火带下找到了故障点,与1月4日第一次测试的故障点一样,电缆为一锐器所伤。

图片9.png

0#接头—1#接头段A相故障点外观

至此,第2次测试又找到了3个故障点,修复后耐压合格,等待送电。

三、测试总结

两次测试共测得8个故障点:有4个故障在接头附件,为一同样性质的锐器所伤; 2个故障是因为先前故障没有修复好所致;2个故障点为光纤接头盒所致。

四、测试心得

1、从4个接头附近的故障点来看,位置都距离接头10m左右,故障点外观基本一致,为同样性质的外物所伤;该物品能使电缆产生3cm左右的口子,并在中心位置形成较深的创口,应找到这个外物,并进一步分析出引起故障的原因,引以为戒。

2、绝缘带与半导带外观差不多,不太容易分辨,是两个旧故障点没有处理好的原因;没有处理好却没有被及时被发现,应是试验方法有问题。故障点找到并刮好半导层后,应该先做耐压试验,耐压试验没有问题后,才可修补,如果耐压有问题,需要继续查找故障,直到所有的故障点都找到。修补一个故障点后,就需做一次耐压,如果这时耐压不合格,则是修补的质量原因,重新修补即可。

3、目前国内带内置光纤的高压电缆不是很多,因光纤引起的绝缘问题除本次出现的情况外,还可能会有其它问题,需要密切关注,并且需要现场工程人员施工时多多注意。

4、电缆施工前,应该给工程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除了让其注意避免碰伤电缆外,还要强调碰伤电缆后应第一时间汇报,不能怕担责任而不敢汇报,更不能自作主张,自行修补。

5、护层故障点的修复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水,一旦防水做不好,极有可能会在以后运行过程中,因隧道进水再次发生故障。


Baidu
map